新華網柏林4月4日電 許多安裝了假肢的殘疾人總感覺用起來不那么自如。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和奧托·博克矯形公司日前共同開發了一種新型傳感器,它的檢測結果有望讓技術人員制造出更符合人體力學的假肢,使這種產品用起來更"貼心"。 據德國媒體報道,這種傳感器形如邊長約4厘米的立方體,它可以被安裝到踝關節或者膝蓋上方,同時檢測三維空間中的壓力。該傳感器還采用8個測試電橋,每個測試電橋擁有4個可延伸的測量帶。這些測量帶由一個絕緣層和其表面覆蓋的金屬膜組成。當裝有假肢的殘疾人行走時,絕緣層可根據運動類型的不同進行伸縮,從而改變金屬膜的電阻數據。 在將上述所有32個延伸測量帶安裝到人體不同部位后,就能對人肢體的各方向運動進行同時監測,提供假肢受力的完整情況。在傳感器附近還裝有一個小型數據記錄器,它能與傳感器相互協作,對假肢受力情況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。 參與這項研發的專家說,為假肢裝上這些裝置后,科研人員便可根據殘疾人行走時其假肢的受力特點,對產品進行調整和改進,從而讓使用假肢的殘疾人行動起來更自如。
|